2.依托社区文化,丰富幼儿的知识 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人群的组合,是一定地域的社会关系结构。社区的基本要素有人口或以一定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为基础组成的人群,一定的地域,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地方乡土观念,显而易见,社区资源是多姿多彩的幼儿园应全面整合、充分利用社区的不同资源,促进教师、社区人士、家长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2.1探索社区文化,勇于挖掘教育题材。 根据我们周遍特有的社区资源开展探索活动,我园位于高校社区内,所以,社区内的人群素质相对都比较高,依托高校的文化背景,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促进社区与幼儿园之间的相互互动。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改善物质生活的场所越来越多,提炼精神生活的家园也层出不穷。社区内的小书店、中国邮政、银行、超市、面点屋、小商店、游乐场等,都可以当成我们教育的活教材,如:大班的参观超市活动,幼儿园就可以提前和超市协调好幼儿要来参观的细节,从超市的构成和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等方面让幼儿深入了解超市,并尝试自己购物,感受成功的乐趣。 有高校的背景优势,充分利用资源,为幼儿服务。结合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开展“从小爱科学”主题,我们就邀请到交大电气学院千人计划特聘教授,新能源纳米材料中心主任牛春明教授,科学家伯伯将高深的专业知识与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们介绍和讲解了有关“纳米”研究的知识。小朋友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想着,通过此次活动可以萌发幼儿当科学家的欲望,一次教师就可以鼓励幼儿从小爱科学,就要多留心,多观察身边的各种有趣的科学现象;从小爱科学,就要多思考,多操作,多去试一试;要从小爱科学,适当地多读一些科普读物,丰富自己的科普知识;做事情要坚持不懈,最终就会有一定的收获和成果。 2.2探索社区文化,拥抱大自然。 大自然就是一本很好的书,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黑板是儿童自由的压制,而窗外的世界才是真正的自由。”让孩子走出幼儿园,进入社区,拥抱自然,有效的利用社区的自然环境,让幼儿顺利走向社会。如:大班主题活动“春天里的秘密”,带着幼儿进入社区公园踏青。感受生命的奇迹,孩子们看着刚刚发芽的小草,玩着种子发芽的游戏,看着飘飞的柳条,不由得唱起了“柳树姑娘”并且随歌曲扭动身子,孩子们穿梭在百花争艳的海洋中,像美丽的蝴蝶,为公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拿起画家作画,美丽的自然环境对幼儿来说就是一幅再好不过的范例画,让孩子们深切的感受到“一年之计在于春”。中班活动“春天里的小动物”带孩子到草地上观察蚯蚓在哪里、蚂蚁搬家等,事实证明,通过与周围环境、动植物、大自然的直接接触和探究活动,孩子们会逐渐发现和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美好,感受和体验人与环境及动物、植物之间及其与环境的依存关系;通过全身心投入与珍爱生命、关爱环境活动,逐步产生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和初步的环保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孩子拥抱大自然活动,让孩子自己去学习,探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家、园、社区合力,以传统文化为主线,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从幼儿的实际活动出发,开展有意义的主题活动。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在春节的前夕,我们可以组织“中国传统文化”而写对联,送亲人;做灯笼,猜灯谜;则是主题活动下分散的活动,利用节日的氛围,熏陶幼儿的情感,将家长写好的春联,送给孤寡老人,表达对老人的关爱;和家长共同制作灯笼,贴上谜语,悬挂在幼儿园,增加节日的气氛。在重阳节的时候,走进社区,为爷爷奶奶唱歌表演,表达孩子们对老人们的关爱,由此尊重长辈,关爱长辈,在传统节日的熏陶和感染下,升华幼儿的情感。 总之,在家、园、社区三者的密切配合下,开展主题活动,可以使家长、社区进一步了解幼教工作,从而,更加支持、理解幼儿园教育,使我们的孩子获取更多的知识养分,幼儿吱声得到更好的发展,将来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沈秋亚.《利用社区资源,借助家园合力,促进幼儿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