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是对世纪中国教育的光明之路。开展素质教育,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人格健全、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幼儿园的事,家庭责任也很重要。只有家园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提高幼儿素质的教育。配合的双方应在教育上达成共识,在行动上取得一致,明确职责,主动互动。 【关键词】素质教育,家园配合,五心 1.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与目标 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幼儿学前教育,由于缺少或没有直接的应试体系,因而在课程设置及教育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幼儿园因此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最为坚决的一块园地。那么,学前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具备哪些特点?①面向全体幼儿,使每个幼儿都得到充分的发展。②要使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强调把幼儿园办成人人讲道德、处处见精神的家园,开启智慧、丰富知识的学园,提高体质、增强体魄的乐园。③要加强对幼儿个性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强调拓展个性教育的范围和空间,依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广泛开展各种兴趣盎然的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待人接物的正确态度,使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对待生活。幼儿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培养孩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②培养孩子继续发展的学习能力。③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 2.素质教育对家园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 配合是一种双向的活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搞好家园配合工作,就应该重新认识家园配合的、真正涵义。作为配合的双方应尽量在教育上达成共识,在行动上取得一致,明确职责、主动互动。 2.1对幼儿园的要求。①要改变过去幼儿园只管给家长下达配合任务以完成教师计划的做法。教师应不断到幼儿家中进行观察、访问,充分贯彻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建立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同志加友谊的关系。②要改变过去只把家长当成幼儿园、班的后勤助手,只要求家长提供物质、人力、技术,忽视了解收集家长的教育体会,经验与协助家家庭解决其家教中困惑的做法。而代之以经常地通过书面、口头交流的形成了解与学习家长的成功教育经验、体会与问题,通过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谈,研讨互相促进启发解决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家教质量和幼儿园合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实效性。家园应如何配合呢?其实三个字可以概括:多沟通。沟通,包括: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教师与幼儿的沟通;家长与幼儿的沟通。 2.1.1家长与教师的沟通。这主要是:①多问。包括问幼儿、问班上老师、问同班家长。问的形式有直接问和间接问。直接问是当面问,间接问是以打电话、问别人的方式实现。②多看。多走到班门口,看看班宣传栏;多留意校门口或宣传栏的通知。③多反映。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和电话联络方式。这里主要的是家长应多向老师反映幼儿在家的近况和主动向老师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 2.1.2教师与幼儿的沟通。①行为沟通。②语言沟通。 2.1.3家长与幼儿的沟通:①要善于耐心倾听幼儿的心声。②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③要“童心未泯”,与幼儿“玩”得起来。④要有耐心,并要讲究一个“信”字,能说到做到。
2.2对家长的要求。①树立“子女成才,家长有责”的家教责任观。②树立现代家庭素质教育观。③树立“不唯龙凤,但求成才”的现代家教人才观。④树立培养孩子成为创造型人才奠定基础的现代家教质量观。家长应认识与掌握的实施家庭素质教育的主要规律有:①家长与孩子同是家教主体的规律。②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同步培养的规律。③因材施教的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