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我国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时间:2014-04-25 15:08 点击: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我国1996-2010年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将城市化水平作为经济增长影响考虑因素之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我国省域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产生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得到城市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随之平均增加26.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我国1996-2010年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将城市化水平作为经济增长影响考虑因素之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我国省域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产生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得到城市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随之平均增加26.6个百分点的基本结论,这表明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具有相当明显的助推作用。本文从多路径影响角度分析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水平经济增长结构方程模型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在1996-2010年期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GDP总量从1996年的71176.59亿元猛增到2010年的401512.8亿元,15年平均增长达到178177亿元;与此同时,城市化水平也从1996年的29.37%迅速增加到2010年的47.50%。2011年,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城市化水平为51.3%,人均GDP为5414美元。有研究表明:人均GDP为3000-5000美元时期是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发达国家的一般规律是人均GDP为3800-40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因此我国当前的城市化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贡献还没有真正凸显,所以加快城市化步伐以有效推动经济增长,迫在眉睫。

  相关文献综述

  Berry(1970)对95个国家43个变量进行主成分研究,分析了城市化水平与经济、技术、人口和教育等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证实了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峰、吴石磊、王学真(2010)运用1996-2007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城市化作为门槛变量,利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考察了不同区间内人力资本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认为城市化必须达到一定门槛水平才能真正推动人力资本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戴永安、张曙霄(2010)采用2001-2008年26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从人力资本积累、专业化分工和城市规模经济三方面考察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效率演进的中介机制,发现人口城市化与人力资本积累、专业化分工和城市规模经济存在相互影响,同时人口城市化能够明显提高中国城市经济效率;王霄、石庆芳、袁晓玲(2011)把城市化进程划分为城市广化和城市深化两个过程,从劳动效率的角度分析两者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城市广化和深化可促进劳动效率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并且我国是内生性增长模式,不熟练的劳动力正在被专业技术工人替代。

  综上可知,目前国内关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大部分存在两个不足之处:单一的用城市化水平直接来解释经济增长的计量研究方法论证不够全面,没有综合考虑城市化通过其它因素对经济增长产生的间接影响;研究模型中缺乏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考虑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直接影响和通过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产生的间接影响。

  面板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一)面板模型设定

  在本文分析中,首先假定我国经济增长具有Cobb-Douglas生产函数特性,同时考虑到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选取包含人力资本存量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故其一般形式为:

  (1)

  其中,i表示截面,t表示时间,Y、L、K、H分别表示经济增长(GDP)、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人力资本存量,α、β、γ分别表示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A表示技术水平或全要素生产率。

  基于城市化水平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在资本运作、劳动力素质和知识水平、人力资本存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特把城市化水平(UR)界定为全要素的影响因素:

  (2)

  将(2)式代入(1)式,两边取对数并加入误差项ηit,整理得到最终实证计量模型,即式(3):

  (3)

  μ1、μ2、μ3分别代表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人力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的测度值(为方便说明,统一参数,故μ1=α,μ2=β,μ3=γ),μ4代表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平均增长效应的测度值。

  (二)数据说明

  1.经济增长指标。反映地区经济增长的指标有很多,本文仅选用每年实际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单位:亿元。

  2.劳动力投入指标。劳动力指标采用中国历年从业人员数来衡量。就业人员是指在16周岁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单位:万人。

  3.资本投入指标。资本投入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较多,为计算需要,本文选取历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指标。单位:亿元。

  4.人力资本存量指标。本模型关于人力资本存量的计算采用了平均受教育年限法。针对文盲或半文盲人口,它是文盲人口、扫盲班人口及小学辍学人口的合计,由于相关统计年鉴数据缺失,计算无法进行,故直接舍去,因为本文主要强调受教育较多人口。设H1: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其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年。H2、H3分别为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其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9年和12年。H4:大专及以上人口,忽略受教育年限差异,统一将该层次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设为16年。由此,可以得到全国各省人力资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4)

  5.城市化水平指标。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由于统计年鉴数据的限制,本文用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代替城市化水平,即城市化水平也就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采用当下通用估算方法:城市化水平(UR)=城镇人口(UP)/总人口(AP)。单位:%。本文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