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分析 根据1996-2010年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关于经济增长、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人力资本存量以及城市化水平的具体指标数据,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中GDP代表经济增长,CAPITAL代表资本投入,LABOR代表劳动投入,RATEROC代表城市化水平,SOHC代表人力资本存量。 同时,由LISREL软件得出表1。 表1中t值分别为24.834、45.687、9.915和4.108,都远大于0.01的显著水平的临界值2.58,这说明估计参数都已达到0.01的显著水平,也说明本模式中指标选取合适,内在质量非常理想。 理论上若估计参数间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于0.9以上,表示理论模式可能已经违反辨认规则(Hairetal.,1992)。由图1及表1显示,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分别为0.322、0.698、0.099、0.049,均小于0.9,所以理论模式符合辨认规则。 结论分析 第一,城市化水平(RATEROC)对经济增长(GDP)的直接影响效果为0.099,即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城市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就随之平均增加9.9个百分点。沈坤荣、蒋锐(2007)基于我国人均产出与城市化水平两变量的时间系列回归得到的城市化系数为0.076,即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则人均产出增长7.6%;朱孔来、李静静、乐菲菲(2011)使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两变量构建固定效应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加权平均的弹性为7.1。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本文将城市化水平变量作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子纳入模型考虑,因而可能使估计系数产生偏误;本文采用数据所属时间为1996-2010年,此时正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阶段,比其值略高应属正常。 第二,城市化水平对劳动力投入(LABOR)的直接影响效果为0.273,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效果为0.698,因此城市化水平通过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效果为0.191(0.273*0.698),即城市化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经济水平受其间接影响随之增长19.1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对资本投入(CAPITAL)的间接影响效果为-0.050((-0.155)*0.322,算法同上,下同)。这说明我国资本投入量与城市化水平发展水平不相符,导致两者的相互影响效果为负;城市化水平对人力资本存量(SOHC)的间接影响效果为0.026(0.536*0.049)。 第三,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全部影响效果为0.266(0.099+0.191+(-0.050)+0.026),即城市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就随之平均增加26.6个百分点。据此推断加快提高城市化水平,能明显地促进经济增长。 政策建议 总体来看,1996-2010年主要处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奇迹时期(1978-2008年),城市化进程步伐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助推作用。本文就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城市化四方面提出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一)优化投资结构,适度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投资的增加,特别是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但是经本文研究发现,城市化水平通过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存在负相关关系,所以应该适度有效的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从而优化产业结构,保证合理、科学的投资。 (二)调整产业和就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调整产业和就业结构,为劳动力进城提供专业、对口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和劳动技能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劳动力特别是农民工的城市建设者和主力军的作用。还要改善户籍制度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农转非”创造条件。 (三)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力资本贡献率 人力资本也是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提高人力资本贡献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作用:政府应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劳动者受教育水平;企业应该加强对劳动力的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培训,实现人力资本多元化;个人也应注重自身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因此,优化投资结构、调整产业和就业结构以及大力发展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为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的效用发挥创造良好环境、改善条件和提高利用效益,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充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伟军,洪功翔,骆永民.城市化对非农产业的溢出效应—基于面板VAR模型[J].财经科学,2011(5) 2.徐峰.论大都市郊区的城市化道路[J].江汉论坛,2011(12) 3.高峰,吴石磊,王学真等.人力资本、城市化与经济增长[J].产业经济评论,2010(4) 4.戴永安,张曙霄.城市经济效率演进的人口城市化中介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0(6) 5.王霄,石庆芳,袁晓玲.城市广化与城市深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城市发展研究,2011(9) 6.沈坤荣,蒋锐.中国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7(6) 7.朱孔来,李静静,乐菲菲.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