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新农合”制度下患者县外就医报销浅析(2)

时间:2014-05-04 16:32 点击: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增加县、乡医疗投入,完善信息网络建设 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县外就医现象以及报销难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从加强乡、县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入手。一方面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增加县、乡医疗投入,完善信息网络建设

  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县外就医现象以及报销难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从加强乡、县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入手。一方面,要对现有农村医疗卫生基本医疗设备进行整修、翻新。要不断加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另一方面,要能够进行网上联网操作,建立互联网络平台,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为县外就医农民提供优质服务,使县外就医患者能够“即时结报”。

  2、简化报销程序

  应该简化报销登记手续和报销办理程序,组织专门的人员制定科学的、合理的、便捷的审核程序,取消不合理限制。也可以考虑改变原有报销办法,建立网上报销系统,减少纸质手续的繁琐。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为群众减轻负担,争取让参合农民一次性办妥,让农民真正感受到新农合所带来的便利和优惠。

  3、加强医疗服务机构和新农合监管

  加强医疗服务机构和新农合监管,有效控制医疗服务体系中医生道德行为,避免医生过度治疗、开大处方等损害人民利益的现象。通过逐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将医生收入和药品销售分离,并定期向公众公布“新农合”资金的使用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收支和管理情况纳入当地审计部门的年度审计计划,进行定期专项审计并公开审计结果,提高“参合”农民对制度的信任度。

  4、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小诊所的枢纽作用

  一方面,我国应该投入更多资金加强乡、镇医疗机构的建设,加强对乡镇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使乡、镇更多的参合农民愿意留在本地区医疗机构就诊看病。另一方面,应将小诊所纳入卫生服务体系,加大资金的扶持,并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对小诊所的审核。实行动态管理制度,打破目前个别低水平医生长期垄断村卫生室的现状。

  5、实行即时结报的报销办法

  即时结报是指参合农民在省、市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出院时由定点医疗机构按规定初审垫付应给农民的新农合补偿费用,再由定点医疗机构与统筹地区新农合经办机构定期结算的过程。这种结算方法,有利于减轻参合农民就医的经济负担和报销手续,同时也减轻了经办机构审核报销的负担。

  【参考文献】

  [1]张春红,李淼,陈莉,冯占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即时结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1)30-32.

  [2]施兆琼.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外就医患者在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J].经管视线,2014(1)33.

  [3]王廷贵,吴涛.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2)7-8.

  [4]刘尚洪,苟亚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2(2)122-124.

  [5]马继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大众商务,2010(6)266.

  【作者简介】

  梁静(1984-)女,陕西咸阳人,管理学硕士,西安医学院卫生管理系助教.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