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孕妇妊娠结局与新生儿预后的影

时间:2015-03-27 11:32 点击:
【摘要】 目的: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孕妇妊娠结局与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本院通过麻醉分娩镇痛的孕妇174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潜伏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均给予常规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治疗,对照组孕妇在宫口
  【摘要】 目的: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孕妇妊娠结局与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本院通过麻醉分娩镇痛的孕妇174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潜伏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均给予常规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治疗,对照组孕妇在宫口开大高于3 cm时给予实施,潜伏组孕妇在宫口扩张1~2 cm时给予实施,在孕妇宫口开始扩张时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对孕妇进行疼痛评估,统计分析所有孕妇产程时间、疼痛情况、分娩结局和围产儿结局。结果:潜伏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宫口扩张60 min内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伏组产妇分娩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伏组产妇产后围产儿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方式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时间,快速缓解产妇疼痛,有助于实现产程无痛分娩,增强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对降低剖宫产率有积极作用。同时改善孕妇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有利于提高新生儿预后水平,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潜伏期; 椎管内阻滞麻醉; 分娩镇痛; 妊娠结局; 新生儿预后 
  分娩疼痛是一种最常见的医学疼痛,其疼痛指数较高,对多数产妇尤其初产妇具有严重性的痛苦影响,严重时会致使难产的发生[1]。分娩镇痛即无痛分娩是指通过采取各种镇痛措施减轻或消灭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感,有助于降低产妇对分娩的恐惧感和产后疲惫[2]。椎管内阻滞麻醉是分娩镇痛最广泛应用的一种镇痛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3]。目前,椎管内阻滞麻醉常规于第一产程活跃期进行麻醉,但产妇已受到较长时间的疼痛折磨,并产生各种不良情绪,不利于分娩。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本院通过在潜伏期给予孕妇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通过麻醉分娩镇痛的孕妇174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潜伏组和对照组各87例。潜伏组:年龄24~46岁,平均(35.67±10.38)岁,孕周37~41周,平均(39.62±1.28)周,对照组:年龄22~48岁,平均(34.81±11.27)岁,孕周38~41周,平均(39.48±1.49)周,两组孕妇在分娩时均有自愿止痛要求,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孕妇均给予常规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准备完毕后,给予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治疗,对照组孕妇在宫口开大3 cm以后给予实施,潜伏组孕妇在宫口扩张1~2 cm时给予实施,严密观察产程,具体方法:对所有孕妇给予左侧卧体位并进行静脉通道开放,检测孕妇和胎儿心率变化,无不良反应后进行腰椎L2~3间隙穿刺,将0.1%罗哌卡因+芬太尼10 mL通过注射方式注入蛛网膜下腔,同时硬膜外腔头向置管4 cm,注药和无不良反应后20 min对自控硬膜外镇痛泵与硬膜外导管进行连接,并持续性以5 mL/h速度注入0.1%罗哌卡因+芬太尼混合液,依据3 mL/10 min进行混合液追加,直至宫口完全扩张。 
  1.3 观察指标 在孕妇第一产程开始后应用VAS评分对孕妇进行疼痛评估,统计分析所有孕妇产程时间、疼痛情况、分娩结局和围产儿结局,并对新生儿进行常规血糖水平检测。 
  1.4 评价标准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低于1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较为疼痛但可忍受,6~9分为严重性剧烈疼痛且无法忍受,高于9分为严重性剧烈疼痛且具有明显咬舌倾向[4]。新生儿Aparg评分:低于4分为严重窒息,4~7分为中、轻度窒息,高于7分为无窒息[5]。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观察指标的比较 潜伏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第一产程开始后60 min内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情况的比较 潜伏组产妇分娩顺产、阴道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情况的比较 例(%) 
  组别 顺产 阴道助产 剖宫产 
  潜伏组(n=87) 48(55.18) 30(34.48) 9(10.34) 
  对照组(n=87) 39(44.83) 19(21.84) 29(33.33) 
  字2值 5.72 5.13 6.82 
  P值 <0.05 <0.05 <0.01 
  2.3 两组产妇产后围产儿结局情况的比较 潜伏组产妇产后新生儿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血糖水平、Aparg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产后围产儿结局情况的比较 
  组别 新生儿窘迫 
  例(%) 新生儿血糖(mmol/L) Aparg评分 
  (分) 
  潜伏组(n=87) 5(5.75) 3.51±0.62 8.36±1.54 
  对照组(n=87) 9(10.34) 3.07±0.24 7.12±1.06 
  字2/t值 6.21 4.82 4.93 
  P值 <0.05 <0.05 <0.05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