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浅析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之现状与对策

时间:2014-04-12 14:04 点击:
1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现状 教材内的实践活动课,根据其内容可大致分为:情境探究课型,如:《丰收的果园》、《农村新貌》;拓展延伸课型,如:《我们认识的数》、《一亿有多大》;实践操作课型,如:《大树有多高》、《测定方向》;生活应用课型,如

  1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现状

  教材内的实践活动课,根据其内容可大致分为:情境探究课型,如:《丰收的果园》、《农村新貌》;拓展延伸课型,如:《我们认识的数》、《一亿有多大》;实践操作课型,如:《大树有多高》、《测定方向》;生活应用课型,如:《了解我们生存的空间》、《了解周围的家庭》;游戏训练课型,如:《有趣的七巧板》、《美妙的杯琴》等。在日常教学中,情境探究课型和拓展延伸课型受到老师们的重视和欢迎,也常出现在一些公开课和研究课上!而实践操作课型和部分游戏训练课,由于有的教师疲于课前准备大量教学材料,对这一类型的课望而生畏,无法开展;有的教师认为该部分内容不在考试检测范围以内,为节约教学时间,不愿开展;还有些教师存在课前准备不足,对于实践活动这一类型课的教学组织经验欠缺,勉强开展,特别是需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的课型,怎一个“乱”字了得!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习惯的束缚,更有一些教师认为数学实践活动课就是在教学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游戏课,可上可不上!这些充分反映了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2对数学实践活动课有效性的思考

  2.1活用教材,充分准备

  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指导性,但板块式的设计留给了师生灵活操作和活动的空间。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把教材的内容吃透,理解教学的意图,根据书上设计的一些基本活动,可以添加一些有益有趣的内容。

  实践活动不是单独的课程,它与日常教学紧密联系,是整个教学中的一部分。要想活动能正常地开展,学生就得掌握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平时的教学要加强学生学识上的储备。学生如果没有这样的知识储备,活动将无法开展。其次,实践活动课的开展离不开物质上的支持。如活动场所、场地的选择、器材、设备、教具的准备是否齐全、到位。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每次活动开展前要开列清单,切忌顾此失彼而影响活动的效果,要做到“一个也不少”。

  2.2框架设计,突出趣味性

  备课中倡导框架结构设计,不必过多的追求过程细节,更多考虑课堂的实际情况。设计时要突出趣味性,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学生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实践实践活动课无论是内容的组织形式还是教学方法都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刺激他们的兴奋点。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教师应特别关注以下四个环节:选一选、问一问(选题),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开题),试一试、做一做(做题),讲一讲、评一评(结题)。总之,设计时一定要把活动的时间交给学生,这样才能避免教师单纯地说教;要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可能地得到发挥;把活动的空间留给学生,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