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思维是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思维源泉,是青少年学生必备的思维品质。它是个体独立地获得新发现和新认识,产生新概念、新思路、新构想、新假设、新方法和新理论等的思维活动过程,其核心是超越打破常规和与众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革教法,引导学生认识思维规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求知过程中,有新的发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创造性思维”已是衡量人才能力的重要标准,当然,作文教学也随之来了一个观念上的转变。让学生放开思想,松开束缚,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呼唤美好,抒发情怀,让学生自主、愉悦地学写势在必行。在作文教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写放胆文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学好作文的入门向导。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启发学生作文的灵性,激发其写作欲望,才能使其不会对作文望而止步。 1.1以最低的起点引导学生写作,让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从低年级起,我就开始让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哪怕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也让他长期坚持。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地写,不苟求每个词用得正确与否,可长可短,不讲究怎样开头与结尾,不要求重点突出,只能求能连贯地把所见所闻写出来就行,从而引导学生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果学生实在无内容可写,还可摘抄、剪贴、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逐步养成“用我笔抒我情”乐于动笔的习惯。 中年级以后,我鼓励学生写日记以观察想象为主,同时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让他们大胆地写,随意地写,日月星辰、草木鸟兽、花开花谢、风雨雷电都可成为他们笔下描摹的事物,让学生自己捕捉观察对象,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高年级,我不要求学生作文列提纲,要求列简单提纲后试写,并要求当堂写成,快速成文,然后再自己修改一两遍。在六年级,我们还进行即兴作文训练,课上出题,学生思考几分钟后口述,口述后让学生互相评议。通过口述及评议,使全班同学收到启发,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文不再是一件难事”。 1.2学会欣赏学生,用充满期望的评语鼓励学生。我们知道,学生非常看重教师对他的评价,渴望成功,期盼正面评价是学生共同的心理,他们常常把教师的鼓励性评价视为最权威、最受鼓舞的精神褒奖。因此,教师改作文时,就要带着欣赏学生而不是挑剔学生的心态。对作文中的点滴成绩,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表现出的闪光点,都应补吝惜鼓励之词而大加赞赏,使学生从中感受成功,看到希望,相信就得能力,从而激发其对作文的浓厚兴趣。 我在评作文时,实行同分政策,里面包含着对学生的诸多宽容与鼓励,时时以欣赏的眼光,去感受学生的作品,不放也把自己的预读感受写上一点,做到情感上和学生同甘同乐,同喜同悲,以自己的热情回报学生的热情,这样的评改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得我班的一名学生,每次作文都懒于动笔,甚至词不达意,错字连篇,一看到他的作文,我也头痛,可每次作文、每篇日记,我都不厌其烦地给写评语。“你能说真话,很诚实,慢慢的就会有所收获……”“你的书写进步了,使你的作文有光彩,还有多积累……”时间长了,如果不给哪位同学写评语,他就追着我说:“老师,我的作文还没批呢!”可见,他们多么希望老师的夸奖!我用评语与学生沟通,不但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且达到了情感的交流,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民主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