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途径探析(2)

时间:2014-04-25 15:13 点击:
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也已从最早的边境易货贸易,扩展到目前的对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合资企业、合作建厂、来料来样加工等多种合作方式。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俄罗斯积极参与亚太地区各种机制的活动,并以俄远东地

  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也已从最早的边境易货贸易,扩展到目前的对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合资企业、合作建厂、来料来样加工等多种合作方式。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俄罗斯积极参与亚太地区各种机制的活动,并以俄远东地区作为参加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前沿,努力通过改善远东地区的投资环境,吸引亚太地区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同时积极通过铁路、水陆和航空,向亚太地区出口包括石油、天然气在内的各种商品,使俄罗斯与该地区的关系日益紧密。当然中俄之间还有着更为广阔的合作前景。例如,应该适时启动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推进两国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强两国在能源开发、资源开发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合作。

  (二)以中日韩合作为核心,带动区域经济合作

  东北亚地区经济政治情况复杂,在经济合作一时难以整体推进的情况下,应该突出重点,以点促面。“中、日、韩三国有着在经济合作上领先一步的条件,也有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合作的能力”(李玉潭、庞德良,2000)。根据2010年底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字,中、日、韩的三国经济规模分别列世界第二、第三和第十五位。在东北亚六国中,中日韩三国的经济总量比重占到约90%。日本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0年中日的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增长超过30%;中韩、日韩之间的双边贸易也发展迅速。中国已于2004年取代美国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1年中韩双边贸易额为2206.31亿美元,是2005年的两倍,韩对华出口依存度为24.1%。中日韩之间的经济合作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中韩两国应该尽早就签订包括贸易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在内的双边经济合作协定展开磋商谈判,为商品、资本、技术、人员的跨国流动创造便利条件。中日合作应该以贸易便利化为基础,逐步推进贸易的自由化。因此,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发展必须围绕中日韩三国为核心进行开展。

  在加强三国合作的过程中,中日韩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制度框架,努力尽早建立三国自由贸易区的相关机制。中日韩三国都是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东盟“10+3”的成员,这三重框架既为各国提供了现成的经济合作平台,也为三国政府高层领导提供了会晤和磋商的机制。1997年12月首届东盟——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标志着具有东亚地缘规模和特征的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10+3”机制正式启动。一年一度的东盟——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走向成熟的机制化轨道,到2007年初已开辟17个合作领域,建立了48个合作机制,其中部长级机制就达14个(王毅,2007)。以三国为核心的新的产业、投资和贸易循环正在初步形成。

  在“10+3”领导人会晤机制的有力推动下,中日韩三国间的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正在各个领域积极开展之中,并且很多合作项目已经取得较大的成果。特别是中国于2010年1月1日与东盟正式建立自由贸易区之后,韩国、日本也加紧了与东盟整体或部分成员国就建立自由贸易区问题的磋商和谈判。东盟的经济一体化成功作为不同政治制度融为一体的国际性范例,将对东北亚区域合作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今“10+3”领导人会议成为中日韩三国实现进一步合作的平台,很可能成为最终达成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一个有效的、可行的途径,同时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否实现的关键一步。正如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教授所说:“如果三国之间能达成这样的协定,再加上他们己经跟东盟签订的协定,就很容易发展一个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协定,如此就能推动区域合作,并且抵制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兰晓萌,2009)。

  (三)开展次区域开发合作及边境跨国经济合作,实现开发形式的重大转变

  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参与成员的数量较多,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不能急于求成。在目前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很难整体推进的情况下,从不同范围、不同层次、不同模式入手,灵活开放、范围多样化的边境跨国经济合作、次区域经济合作,也许是一种更切实际的途径,它不仅能积累经验,由点到面,由内环向外环辐射,而且还有望实现开发形式的重大转变。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许多次区域开发合作构想,例如“图们江流域增长三角”、“环黄渤海经济圈”、“东亚地中海经济圈”等。但到目前为止,真正有所进展的只有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项目。

  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项目是当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次区域开发合作取得积极进展的典范。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项目属于边境跨国经济合作,是自由贸易区之前的一种更低级经济合作形式。这一区域均处在中朝俄三国边远地区,人口少,市场化程度低,经济欠发达。对于这样的地区,在合作初期不可能涉及关税和自由贸易,其重点是围绕潜在优势资源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边境地区软硬件的整备和协调,通过形成顺畅的跨国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便捷的通关环境,使被分割的资源优势整合起来,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联合国计划署的积极推动下,图们江地区开发已经取得了许多积极进展。特别是在2005年图们江区域合作第八次政府间协商协调会议上,与会的中、俄、朝、韩、蒙五国达成7项新的协议。其中有两项内容值得关注。第一,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地域范围大大扩大,中国参与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的地域由延边州扩大到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俄罗斯由海参崴、纳霍德卡自由经济区、东方港口和滨海边疆区南部港口扩大到整个滨海边疆区;第二,蒙古东部省份和韩国东部沿海城市也参与到这一区域经济合作开发之中。这是韩国、蒙古首次以本国的部分地域参与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开发。“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也更名为“大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大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的范围扩大到拥有3.5亿人口及更为丰富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与更为广阔的市场。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